幼儿园说课稿大班语言

时间:2021-08-08 18:26:59 点击: 说课稿

有关幼儿园说课稿大班语言范文合集五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说课稿大班语言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幼儿园说课稿大班语言范文合集五篇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语言 篇1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语言文学活动《鹅大哥出门》,我将从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教学法以及活动过程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次活动的理解和认识。

  一、说设计思路

  《鹅大哥出门》这个故事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大白鹅为主要角色,讲述了一只大白鹅骄傲不懂礼貌的故事,特别是鹅大哥之前“红红的帽子,雪白的羽毛”和之后的“一只大黑鹅”对比这个情节既让人觉得有趣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自高自大的人,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较多,比较以我为中心,我觉得这个故事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们现在的心理而且也符合<纲要>中的教育要求,即教育幼儿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导向作用。<纲要>语言领域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是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环境。在新《纲要》中,活动教育提出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以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实践、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在整个活动中都以幼儿的自主参与活动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活动感受,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认知上:使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复述故事,丰富词汇“神气、乐滋滋”。

  2、能力上: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情感上:懂得不能骄傲,不能欺负弱小的道理体验骄傲自大带来的烦恼。

  根据目标,在活动中,我把在游戏情节中理解故事内容,懂得不能骄傲不欺负弱小的道理设为教学重点,根据大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用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设为难点。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此次活动的组织符合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的协调统一,寓教育于生活情景游戏之中,我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准备。

  1、物质上的准备

  我给小朋友准备了多媒体课件《鹅大哥出门》,大白鹅、小鸡、小鸭的头饰,这是为了让幼儿更能进入到游戏角色当中,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2、知识的准备

  我让幼儿先认识鹅大哥,了解鹅的基本特征,练习鹅的走路姿势。

  四、说教法、学法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掌握学习对象。”《纲要》强调幼儿是中心,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学决定教〉在活动中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情景教学法,角色游戏法、课件演示法、提问法。

  1、情景教学法:我尝试打破以往仅用图片进行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而是根据故事内容,为幼儿创设情境,让幼儿模仿鹅的走路姿势,就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知道鹅大哥的自傲,体验鹅大哥自高自大的后果,这种效果是与以前仅通过图片理解故事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

  2、课件演示法:幼儿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鹅大哥出门》发展孩子的观察力,激发孩子的复述故事的能力。

  3、角色游戏法: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他们自己来扮演这一角色,不仅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充分让他们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4、提问法:在教学中,我尝试改变以往的语言教学总是先讲完故事再进行提问的模式,而采取将单一性、回忆式、封闭式的提问方法改成多样性、开发性的提问如:鹅大哥为什么会掉进河里呢?我们能不能学他啊?为什么?等这些问题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幼儿有目的、有顺序地仔细观察、激发幼儿说的兴趣,创造幼儿说的空间。

  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创造条件让幼儿自己参与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让幼儿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本次活动我采用了谈话法,趣味游戏法。

  1、谈话法:在活动中适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好的语言习惯。

  2、趣味游戏法:陶行知老先生说:“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幼儿在游戏中,边游戏边联系故事中的语句,正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五、说活动过程

  在活动中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围绕目标将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使幼儿能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的状态,为了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诗歌是幼儿最喜欢的艺术活动,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用诗歌《咏鹅》导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出大白鹅。

  师:小朋友们老师想问一个问题,这首诗歌是说得谁啊?那谁又能说说大白鹅长什么样子?(请个别幼儿说说)说的同时,出示图片。

  那谁愿意表演一下鹅大哥走路的样子呢?(其余幼儿跟着学)让幼儿在看看、学学、做做的过程中加深对鹅大哥的了解,也为下面理解故事作铺垫。

  教师小结: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头上有顶红色的帽子。鹅走路,总是昂着头,挺着胸,仰着脖子,一摇一摆的,很高傲的样子(丰富词汇“神气”)。

  二、出示多媒体课件《鹅大哥出门》,幼儿理解故事:

  1、猜想

  有一只神气的白鹅,长得很漂亮,可是后来怎么变成了大黑鹅呢?这是为什么呢?(幼儿猜想)

  2、出示多媒体课件《鹅大哥出门》,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3、师问:小朋友们,我是鹅大哥,谁可以告诉我,我为什么变成了大黑鹅呢?请幼儿回答,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正如lt;lt;纲要gt;gt;中所说,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在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小结,原来是鹅大哥太骄傲太神气了、

  教师小结,原来是鹅大哥太骄傲,太神气了。从而突破了教学重点,懂得不能骄傲不能欺负弱小的道理。

  三、依次出示故事角色头饰,老师讲述故事

  讲完后问:

  “我大步往前走第一次遇见了谁?说了什么?”

  鹅大哥看见自己的倒影心里怎么样?它是怎么说的?(理解乐滋滋)

  “后来我又遇见谁了?说了什么?”

  “我是怎样变成大黑鹅的?”用形象的头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跟着老师讲述角色的对话,锻炼幼儿的胆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四、分角色游戏

  让幼儿扮演角色,在游戏中学会复述故事,在情境中体验。心理研究表明,人在主动积极参与的活动后,记忆力比平时提高很多倍,因此,这个活动让孩子自己亲自参加,体验活动的乐趣。通过以上环节,突破了用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这个难点。

  五、出示多媒体课件《鹅大哥出门》

  同时提问幼儿跟着课件画面复述故事,对复述好的幼儿给以肯定和表扬。通过以上环节,突破了用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这个难点。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语言 篇2

  一、活动内容的生成与依据

  幼儿意外伤害事故已经居幼儿死亡人数的首位,强化幼儿安全意识的教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于是,我们在大班开展了以《安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本教学活动就是来源于安全教育中的“生活中的标志”。教学活动的直接目标是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预测故事可能发展,培养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表达的积极性。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比较连贯地进行讲述小老鼠获救的过程,理解并尊重别人的观点。间接目标是留意日常生活中的标志,提高安全意识。

  此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活动中涉及语言、社会交往方面的内容。适合于大班幼儿,活动时间约35—40分钟。在幼儿园的一些家园合作活动中,我们需要家长带孩子注意观察路上各种标志。因为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相吻合。这是我选择它作为内容的原因之一,此活动与我班幼儿接受能力相吻合。最后我通过书籍上网等方式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通过本班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生成了此次的活动内容。

  二、活动目标与依据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尝试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景物或状态,并能用完整的语言预测故事发展的可能性。

  2、学习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阐述小老鼠获救的过程,理解并尊重别人的观点。

  3、留意日常生活中的标志,提高安全意识。

  教育目标正是通过每一个具体活动落实到幼儿身上的,具体活动目标的积累便构成了近期教育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乃至教育总目标。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以上制定的具体活动目标是为教育总目标服务的,注重能力的培养,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其中目标的制定也贯彻了新纲要的精神:目标注重全面性。(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

  三、活动准备

  首先,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

  幼儿准备:认识生活中的一些标志,如:交通标志、安全标志等

  教学环境:在活动场地粘贴常见的道路标志

  材料准备:大图片四幅小图片每组一张水彩笔

  四、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汽车》进入活动场地,让幼儿理解标志的意思

  沿路贴着常见的交通标志,边开边提问:这块标志,是要告诉行人、车辆前方道路情况是怎样的?

  (二)出示图片,引导进行讲述

  道路上有许多的交通标志,是告诉行人、车辆前方道路的情况,小老鼠杰瑞在路上看到了些奇怪的道路标志,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出示图一

  今天天气真好,蓝蓝的天空飘着白云,这是一个旅游的好季节,小老鼠杰瑞蹦蹦跳跳地出去旅行了。

  走着走着~~,小老鼠杰瑞看到路旁有一块道路标志,上面画有︻,你们帮助小老鼠杰瑞想想,这个道路标志的前方会出现什么?

  2出示图二

  a小老鼠杰瑞继续往前走,哈哈,前方果然是一座桥,小老鼠杰瑞得意极了:它会怎样说?

  b这里的风景实在太美丽了,如果你是这只小老鼠站在小桥上,会看到了什么?(尝试运用:清澈的河水、碧绿的草地等词语描述想象中的景物)

  小老鼠杰瑞又发现一块标志,上面画着●。

  提问:你们认为再往前走会出现什么呢?

  3出示图三

  a小老鼠杰瑞一边唱着歌,一边快步往前走,突然,只听到“哎吆!”“扑通~”一声,小老鼠杰瑞怎么了?刚才那块道路标志是告诉行人前方有什么?

  b杰瑞摔得怎么样?(尝试运用形容词:鼻青眼肿、眼冒金星、头晕眼花描述杰瑞摔后的状态)

  c掉进陷阱里杰瑞懊悔极了,它心里怎样想?会怎样做?

  d杰瑞以后怎样才不会再摔到陷阱里去的?

  4出示图四

  最后,小老鼠杰瑞终于爬出了陷阱,那么它在陷阱的呼声是那位有神奇本领的人或哪个动物听到了,它们是怎么说的?又是用什么办法或借助了什么工具帮助杰瑞的爬出了陷阱的?

  利用小图片,四人一个小组,通过分组讨论表达解救杰瑞的'方法

  (三)请一名幼儿连贯讲述故事一遍

  (四)为故事取个名字

  (五)教师小结:

  日常生活中,会有很多的标志,尤其是在马路上,要看清道路标志,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你们也可以在会出现危险的地方画上标志,提醒人们注意。

  (六)延伸活动给危险的地方画上警示标志

  设计这样的活动延伸其目的就是为了产生下一个主题,促进幼儿的发展,因为孩子的发展是一个延续的,有阶段性的发展。

  1在活动生成是根据夸美纽斯的几个教学原理:

  (一)直观原理我所提供的教具是很直观的,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二)活动原理。整个活动设计,通过教师引导,幼儿活动操作为主。探索救小老鼠的方法。

  (三)兴趣与自发原理。我所选的内容是通过观察幼儿活动而设计成的是幼儿自发感兴趣的活动。

  2在目标的制定是全面的,函盖了情感领域,认知领域。有情感知识技能方面。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同时他还强调的发现法,在活动过程中得到了体现,发现发强调过程,强调直觉思维。

  3罗杰斯的情感教学论渗透在整个活动过程。首先在目标中我就强调情感的教育。在活动中首先让幼儿感到快乐,体验快乐情绪。有了兴趣就有了表达的乐趣,因此,让幼儿通过观察、思考语言表达的内容就更丰富。

  4在师生关系的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而整个活动的主体是幼儿,让他们自己探索救小老鼠的方法。

  5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多样的,有故事法操作法示范法提问法而且是动静交替,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先是动(探索玩飞起来的方法)静(装饰塑料袋)动(探索各种玩法)幼儿年龄小注意的时间短,对事物兴趣强但去的也快,所以通过动静交替来激发活动的积极性。

  6在活动的开始创设了一个到处丢满了塑料袋的场面,通过实际的场景,让幼儿很自然的进入了活动,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设计的意图正是让孩子在探索玩塑料袋的过程中体验快乐。那么塑料袋怎么玩呢?此时教师恰当的运用了“塑料袋的心愿”这个故事,引导幼儿想象如何帮助塑料袋穿上漂亮的衣服,飞上蓝天。引发了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想法,从以往教师权威的角色转变到了平等的首席。在这个语言活动的环节中贯彻了纲要对语言活动的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在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加以引导:能力弱的简单讲述,中等能力的可以让用一些好听的词语(如:动词、形容词),能力强的让他们进行完整讲述。在画怎样救小老鼠的过程中,倡导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现代儿童学习方式(《纲要。幼儿的学习方式》)

  五、达成的情况

  预测在通过前期的准备,活动的开展及延伸活动的开展中,幼儿的兴趣较浓,主动性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幼儿能达到教学目标,但还存在个别差异如男女差别,能力强弱的差别,这是正常出现的情况,需要教师的因材施教。总的来说语言活动《老鼠遇险记》这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对马路上各种标志的兴趣,并且在整个活动中强调自主探索发现,从重视教的方法注重学的过程,让我们创设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以适合儿童的方式教育儿童,发展儿童只有适合儿童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语言 篇3

  一、说教材与目标: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春天天气暖和,万物苏醒,百花齐放,孩子们喜欢参加春游活动,喜欢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和小动物,特别喜欢听青蛙,春雨的声音,喜欢看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可见《圆圆的春天》这篇散文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孩子兴趣又切合孩子的发展水平及认知能力的。

  《圆圆的春天》这篇散文体现了文学艺术美,语言简练,篇幅短小,适合中班幼儿欣赏阅读。散文中运用了“蜻蜓灌唱片”“青蛙唱歌”:”小鱼跳舞”等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引发幼儿联想,在幼儿面前展示了一个充满童趣的世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鉴于教材有一下特点,为此我确立了本次活动的两个目标。

  1、体验春天的美,萌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2、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学习散文中的优美意境,学习散文中的优美词句:“圆圆的池塘,圆圆的唱片,圆圆的春天”等。

  二、说教材的重难点 在这篇散文中,让幼儿感受“活泼可爱的鱼娃娃跳起水上芭蕾舞”“圆圆的池塘,圆圆的唱片,圆圆的春天”等优美的意境,培养孩子的艺术想象力,这是重点。而这篇文章中“给春天灌唱片”、“圆圆的春天”和拟人的句子又是幼儿不容易理解的。所以我把他们制定为本教材学习的难点。根据重难点,我设计了一下教学环节。

  三、说教学准备: 这篇散文中“唱片”“水纹”“圆圆的春天”等词句是幼儿平时很少接触到的。为了便于幼儿理解,我在课前做了一下准备。

  1、事先让幼儿观察过水出现的圆圆的波纹,认识过唱片,听过唱片中的音乐,玩过“蜻蜓点水”的游戏。

  2、在春游时让幼儿观察过春天的动植物,听过青蛙的叫声,看过池塘里游来游去的小鱼等。

  3、一幅春天的背景图、油画棒和配乐录音。

  四、说教于学的方法: 为了帮助幼儿感受、体验、表现散文,学习、理解、朗读散文,我采用了如下方法:

  1、游戏法: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这是《纲要》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在日常活动中采用了“蜻蜓点水”的游戏引题,激起幼儿学习散文的兴趣。

  2、观察、提问法: 每个幼儿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需要,巧设提问,有助于激活幼儿的思维。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观察提问法,引导幼儿认真观察教师准备的挂图,设置提问:在圆圆的春天这幅图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圆圆的春天这幅图中还有哪些景物是圆圆的?

  3、讨论法: 我和幼儿讨论:“蜻蜓会用什么方法把动听的声音留下来播给我们听呢?”帮助幼儿理解蜻蜓给春天灌唱片的意思,在讨论:“为什么说春天是圆圆的春天?”突破难点,使散文显得浅显易懂,有助于幼儿学习。

  4、表演法: 我运用表演法使散文中“小蜻蜓,尾巴尖,弯弯尾巴点点水”,“青蛙唱呱呱、“雨点敲叮咚”,“活泼可爱的鱼娃娃跳起水上芭蕾舞”等生动形象再现在孩子面前,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具体形象,更好的帮助幼儿学习散文内容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中班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和本次活动的目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幼儿引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先导,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幼儿智慧的火花。因此,在教学的开始部分,我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激活幼儿学习的兴奋点,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游戏中孩子模仿蜻蜓点水的动作,体验点水时水波打转转的乐趣,为下面学习散文奠定基础。

  2、观察图片,设置问题,解决散文诗的重点。出示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后提问:“这幅画中什么东西是圆圆的?”从这幅画中你能看出是哪个季节吗?为什么说春天是圆圆的?通过观察、讨论让幼儿感知、了解春天的景色,领略圆圆春天的美丽、祥和、圆满。

  3、欣赏散文。 (1)第一遍边看边听,我采用视听结合,让幼儿边看教师作画边听教师有表情的朗读,使幼儿对散文有完整的印象。

  (2)第二遍配乐朗读,为使孩子们对散文优美的意境有更深刻的体会,我在第二遍朗读时,配上优美的音乐,在音乐的烘托下,给孩子创设了体验散文优美意境的良好氛围,使散文在幼儿的脑中再次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

  (3)创景表演,在欣赏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亲身参与,一同体验散文的意境。一同散文中的角色、语言和动作,加深对散文的理解。

  4、讨论突破难点: 在这篇散文中,“蜻蜓给圆圆的春天灌唱片”是幼儿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让幼儿展开讨论:(1)、要想把好听的音乐留下来,可以用什么办法?

  (2)、蜻蜓会用什么办法把这动听的声音留下转播个春天灌唱片,灌呀灌,灌好了;圆圆的池塘,圆圆的唱片,远远的春天。)

  (3)、我又给孩子展示“唱片”让幼儿对灌唱片有更具体形象的认识。

  (4)、讨论为什么说春天是圆圆的?(引导幼儿说出春天的美好、圆满、祥和。)

  5、学习散文: 通过师生看图朗读,分角色表扬,让幼儿再现散文的内容。在幼儿学习朗读过程中我与孩子共同讨论:“怎么才能把这首散文念的好听?”怎么朗读才能表现出散文很美呢?

  我们肯定两点:

  (1)、注意声调的变化。例:青蛙唱“呱呱”,雨点敲“叮咚”,这两个相声词要念得粗细有别;

  (2)、“圆圆的池塘,圆圆的唱片,圆圆的春天“这三个圆圆必须从轻到重等。

  6、想像活动: 为了拓展孩子的经验和视野,我设计了一个想像活动。让孩子讨论:你还知道春天中还有哪些景物是圆圆的?这个问题激发幼儿想像,展开想像的翅膀,说出:“圆圆的太阳”“圆圆的地球”、“圆圆的脑袋”等,把幼儿的思维引向更广的空间。

  7、合作绘画:

  为了给孩子提供表现丰富想像力的机会,我设计合作绘画,指导幼儿边想边画,把独特的想像绘一幅《圆圆的春天》。让幼儿在作画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以及合作的乐趣。

  8、延伸活动:

  9、我鼓励孩子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出春天里还有哪些景物?哪些是圆圆的?把它画下来,到幼儿园来续编散文《圆圆的春天》。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语言 篇4

  一.说教材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故事"桃树下的小白兔"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丰富的情节,生动、优美的语言,吸引着幼儿,使他们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我选择的"桃树下的小白兔"这篇故事讲得是住在桃树下的小白兔将桃花瓣寄给各种小动物,小动物们拿桃花瓣用做各种东西。故事内容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兴趣。这篇故事人物形象鲜明,使幼儿受到很好的教育,语言生动浅显,便于幼儿理解、记忆和模仿,故事情节有趣,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

  二.说学情

  大班幼儿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具体形象思维又占优势,因此,他们对文学作品,特别是童话故事较感兴趣,也能接受和理解内容较丰富、表现手法较复杂的故事,并具有一定的倾听和语言表达能力。大班幼儿积累了不少故事知识和词汇,培养了他们活泼大方、富有观察力、好奇心,探究欲望强,有丰富的想象力,并喜欢把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但是,由于幼儿成长环境的影响,幼儿经常出现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导致这些行为成为幼儿交往中的障碍。而故事是运用儿童文学作品向幼儿进行分享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三.说目标

  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同时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根据纲要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和指导要点以及大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验故事美好的意境

  2。感受作品中桃花瓣可以变成摇篮、太阳帽等的运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3。体验与同伴分析带来的快乐

  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体验与同伴分析带来的快乐"。 当然,培养幼儿懂的分享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累积过程的,因此,本次活动是先让幼儿获得情感体验,是一个累积良好体验的好机会,对幼儿有一定的的教育意义。

  本次活动的难点定在"了解故事情节,体验故事的美好意境"。

  四.说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和需要相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又考虑到幼儿的经验准备。

  幼儿的经验准备:认识桃花瓣,知道桃花瓣的相关基础知识,奠定认知基础

  物质准备:桃花瓣若干,PPT,背景音乐,角色头饰

  五.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因此,本次活动我主要采用了直观教学法、讨论法、提问法等适宜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其中:

  本活动中由始至终贯穿的是直观教学法:观察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儿童缺乏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以及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对故事所蕴涵的意境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我用PPT和实物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儿童理解和记忆。

  2。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因此,本活动采用的学法主要是视听讲结合法、欣赏法、交流讨论法等。其中:

  欣赏法:我引导幼儿试着理解故事内涵,使幼儿获得美得享受,唤起与同伴分享的情感,陶冶幼儿分享的情操,从而突破活动重难点。

  六.说流程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五个环环相扣的环节。

  第一环节:出示桃花瓣,引入幼儿的初步想象。

  引入时,我以直观的桃花瓣,让幼儿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幼儿直观的看到了桃花瓣,极好的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并思考我提出的问题"桃花瓣可以用做什么呢?"该问题把幼儿带进一个思考想象的空间,创设了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的语言环境,为下面的故事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完整欣赏,发展幼儿想象力。

  通过第一环节的讨论之后,我说:"故事里的小白兔也有许多桃花瓣,它会拿它们做什么呢?"使幼儿带着问题进入故事的欣赏,引导幼儿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这个环节仍然给幼儿留有想象的空间,让幼儿在刚才的想象基础上,结合PPT和老师有感情的讲述,完整的欣赏一遍故事,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感受故事中的语言美,通过头脑中的想象故事中优美的意境。

  第三环节:分段欣赏,发展幼儿形象思维。

  此环节结合了语言和幻灯片,再次调动了幼儿的兴趣,以分段讲述故事为主要形式,通过一个个的问题,"图片中有哪些小动物?""想一想,这幅图中的小动物,将桃花瓣用作了什么呢?"找出故事的重点,引导幼儿不断思考、探索,层层递进,从而达到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的目的。而想象手法的运用是本故事的一个亮点,使形象达到逼真的效果。幼儿在理解故事中采用的表现手法时是困难的,因此,我以问题:"小白兔将桃花瓣都寄给了谁呢?""小动物拿桃花瓣用作了什么呢?"的提出加深幼儿想象的程度。

  第四环节:深入故事主题,升华情感。

  这篇故事中提到的"小白兔将桃花瓣装在信封里寄给自己的朋友们""小动物们对小白兔寄来的桃花瓣表示感谢",意在教育幼儿懂的与人分享,但是如果教育一味地讲大道理,幼儿是不能完全理解的,所以我在这个活动环节中以"你喜欢故事里的小白兔嘛?为什么呢?"让幼儿直观形象的感知,该学习、模仿谁。这样,他们很快就能懂的分享和感恩的道理,并让幼儿自觉的将这些道理延伸到生活中。

  第五环节:活动延伸

  活动的结束是暂时的,依据教育方式的整合,为了让幼儿不再被动的接受,而是使我传递的信息,转化为幼儿主动的吸收,我不仅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并乐意与同伴或家人分享,还整合了区域活动,在表演区、语言区、美工区让幼儿继续探索。根据教育目标,有机渗透了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语言 篇5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的语言教学活动——《海边公寓》。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安徒生的童话曾经在我们每个人的童年生活中都划下过深深的印痕,而当二十多年过去以后,我把心中那份对魔幻的憧憬和对真善美生活的向往,诉诸于笔端,写下了这篇童话《海边公寓》。故事围绕一艘破旧的老船和一个上了年纪的有着雪白胡子的老船长展开,外表看似毫无用处的两样东西,却与周围的人、事、物产生了温馨感人的互动。船底破了一个洞,这是故事的契机。当老船长在沙滩上修补船舱的时候,依次遇到了原本应该是生命中的过客:流浪猫、海鸥、螃蟹、猴子、猎豹、蜥蜴……它们以各种原因,加入到了住户的行列,最终成就了一幢海边公寓。公寓是家庭的象征,是心灵家园的隐喻。随着入住队伍的不断壮大,倒置的船不仅仅翻转了故事的情节,也将现实和幻想串在了一起,它蔓延了快乐,壮大了友情。

  是的,读到这里,我们明白了:这是一个关于“爱”和“接纳”的故事。在人生的航程中,每个人都有索取或付出爱的需求,孩子也不例外。通过这个故事,由善良的接纳去触发孩子爱的共鸣,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与幼儿园语言整合课程所倡导的“把文学融入幼儿的生活,让文学引领幼儿发展”的主旨相吻合。

  大班幼儿在文学作品的学习活动中已经初步具备了理解作品情节、感受作品情感脉络的能力。为此,我根据《纲要》中所提出的:“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设计了本次语言活动,试图借助图画故事中的情节,逐层、逐段、逐句分析,来引导幼儿发现并捕捉所处环境中真情的存在,运用多媒体和情境表演等手段,鼓励幼儿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唤起幼儿的关注,使学习者乐于理解、认识和发现,体验学习的快乐。

  《海边公寓》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爱意的故事,告诉孩子爱是如何在你我之间传递的,同时它也是一个可挖掘的文学素材,蕴含丰富的知识与情感。在把这个故事推荐给大班孩子的时候,我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或多或少地倾听到船上的窃窃私语。

  海滩上孤独的旅程已经变成海滩上爱心的孕育,那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这个神奇的童话之旅吧!

  (二)教学目标:

  我把这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通过欣赏画面、展开讨论、角色表演、合作操作等方式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困难途中互相帮助带来的快乐。

  2、发展人际智能,学习与人相处、共同生活。

  3、积累大胆表述的经验。

  第一和第三个目标的制定是从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旨在通过看看、说说、猜猜、演演、做做等帮助幼儿理清故事发展的情节脉络,有秩序、有步骤地推进故事,从而鼓励幼儿大胆表述,以此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

  第二个目标的确立主要是围绕国际教育专家们对世界儿童提出的基本学习任务,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的,达到建构良好人格的目的。三个目标中蕴涵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经验的获得和情感方面的培养,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就放在目标1中“体验困难途中互相帮助带来的快乐”;而教学的难点则在于挑战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要求幼儿根据画面作出自己的判断、猜测、想象,然后转化成语言大胆表述出来。

  (四)教学准备:

  1、自制《海边公寓》课件,将童话内容展现出动画效果。

  2、故事录音,一段轻松欢快的音乐。

  3、操作材料:船模型、小动物图卡。

  4、幼儿在美工区绘画好的各种房子。

  二、说教法

  针对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中我主要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中断法和迁移法。具体为:

  通过生动形象化的动画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通过开放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幼儿有目的、仔细地观察,并积极思考。

  通过有意识地中断、设悬念,让幼儿产生更多的联想。

  通过追问、设计情境,让幼儿进一步迁移情感。

  在以上4种教学方法中,值得一提的是由始至终贯穿的直观形象法,借助多媒体手段,把老船长帮助小动物们的过程演化成一幅幅生动、有趣、形象、动态的画面,满足了故事对特殊角色的动作处理,也满足了幼儿对视、听感官积极参与的要求。

  三、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本着“开放、自主”的原则,幼儿将采用了以下几种学法:

  1、观察法。幼儿通过观看课件直接获得生动的印象,从而与他们脑海中猜想的影像交融汇合,形成新的认知点,为后面的讲述做好铺垫。

  2、讨论法。这是幼儿最喜欢的方法,他们可以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3、表演法。简单的扮演,会让幼儿更贴近角色,保持学习的兴趣。

  4、操作法。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去做去干。”自己去实践、去发现、去感受,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性。

  四、教学流程

  在这次活动中,我设计了四个环环相扣的环节,整体突出4个核心词语:引领、激励、提升、迁移。具体策略如下:

  (一)引起话题,激发兴趣。

  活动一开始,我就打开电脑课件,展现出一幅美丽的情景(点击课件):蓝天,白云,海水,沙滩,船以及站在船上的老船长。直观的画面,往往给幼儿眼前一亮的感觉,可以极好地调动起幼儿的兴致,并融入角色当中思考老师抛出的问题:“画面上出现了什么?这是一艘怎样的船?老船长呢?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述他?”

  童话故事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让幼儿身临其境,进入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话说的语言环境。之后我语锋一转,“船底破了一个洞,怎么办呢?”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初步的想象。修船底必须把船倒置过来,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故事到此一个漂亮的“转身”,转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

  (二)理解故事,感知情节。

  在这一部分,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流浪猫、受伤的海鸥、螃蟹都要以各种姿态登场。我分别为这三组情节设置了三种不同的呈现方式,其中隐含了对幼儿发展的不同要求。

  如流浪猫的出现采用的是视听结合法。当流浪猫迈着轻盈的步子走向老船长时,他们之间进行了怎样的谈话呢?一起来听听。(点击课件)为了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接下来我会邀请个别幼儿与老师进行合作表演:“流浪猫是怎么说的?老船长的反应呢?”流浪猫找到了归宿,是对爱的一种释义,也是对本次活动重、难点的有效落实。根据幼儿已有经验,我再次向幼儿发出质疑和挑战:“现在流浪猫有了家,它的心情怎样?老船长心里又会怎么想?”在幼儿回答后,我进行小结:老船长和流浪猫相互作伴,它们不再感到寂寞。

  在情节二引出海鸥时,我采用的是追问法。“猫住下了,那老船长现在手里抱着的又是谁呢?”(点击课件)直截了当,形象直观,便于幼儿讲述。“海鸥怎么啦?老船长正在干什么?”“看到这么好的地方,海鸥怎么说?”“海鸥要留下,为什么要征得猫的同意呢?”一连串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连续的追问,会引领幼儿向纵深处思考、探索,体现递进性。

  而情节三螃蟹的登场我采用的则是推测法。首先提问“船上的物品都能派上用场,那让我们想想这个翻倒的啤酒桶可以给谁住?”我们知道,大班的孩子表现欲强,他们往往在得到了一些信息后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对别人表述自己的观点,这儿的设计正好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猜一猜、说一说、议一议,达到“猜测——验证——匹配”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围绕故事中重复出现的三段对话,我不忘邀请前面扮演猫和海鸥的幼儿继续与螃蟹合作表演,为建立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努力,帮助幼儿体验“换一种方式说出爱”的独特感觉。

  (三)逐层推进,加深理解。

  主要分为三个小环节来实施(点击课件):

  一是动手操作。请幼儿分组为其他小动物,如猴子、猎豹、海燕、蜥蜴等在可活动的船模型上寻找适合它们居住的地方。因为每个幼儿喜爱的目标不同,我在预设这个程序时,灵活机动,紧紧追随幼儿感兴趣的焦点,幼儿每说出一个动物,我就利用课件演示出这个小动物在船上的位置,给与幼儿强烈的参与感和视觉冲击,体现教育的随机性。同时,“公寓”的含义在这里会被及时揭示,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记忆,点明主题;

  二是集体表演《补船歌》,在音乐的伴奏下做出敲敲、钉钉、补补、刷刷的相应动作,共同感受齐心协力团结的力量;

  三是完整欣赏故事。让幼儿乐意参与讲述,并大胆地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表达出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这也是解决本次活动重点,突出活动难点关键的一个环节。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学有所用,情有所移。结合当代幼儿语言教育的迁移理念,我会提出以下问题:“你们觉得老船长的决定对吗?为什么?”事实上,老船长未曾想过要把他的船永远停留在某一处,他放弃初衷,却也由此意外地得到了享受生命温度的机会,他把他的爱通过留住传递给了所有的生命。

  在经过前面几个环节的学习后,大班幼儿已经能够做出自己独立而正确的判断,那么就不妨进一步提升:“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朋友,你们愿意伸手吗?”这是我在之前的区域活动中预先埋伏好的一个活动主题,幼儿可以用鼠标自由点击出他们画的房子,一幢、两幢、三幢……直都铺满整个画面。当最后课件上方出现文字“海边小区”时,活动至此结束。

  课终究要结束。但我仍然愿意相信,参与这个活动的人会把心停留片刻,感受画面所散发出的暖暖真情。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如有不当之处,请评委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

标签:幼儿园说课稿大班语言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语言】相关文章:

1.幼儿园说课稿大班语言